用户名: 密码: 忘记密码?
·帮助中心 ·网站地图
合作单位: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
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论文精选 > 继续教育

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

作者:褚艳蓉
中国实用医药 2016-3-26 阅读 字号:T|T

子宫肌瘤是一种临床较为多见的妇科良性肿瘤,发病率极高。研究显示,20%~25%的育龄妇女均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子宫肌瘤。黏膜下子宫肌瘤主要是子宫内膜被肿瘤的表面包覆, 其瘤体体积显著小于浆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,极易引发出血症,严重者甚至发生贫血,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程度的影响。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较大、并发症多、术后恢复慢、疗效欠佳。宫腔镜电切术属于新型微创手术,具有手术创伤小、出血量少、患者痛苦小、并发症少等优势,对卵巢功能不产生影响,同时能够保护子宫并保留患者生育能力。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给予宫腔镜治疗,效果显著。现报告如下。

资料与方法

一般资料  选取2013年2月—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,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,各41例。对照组年龄24~38岁,平均年龄(30.6±4.1)岁;观察组年龄25~40岁,平均年龄(31.4±4.3)岁。入选标准:伴随子宫内突壁间肌瘤症状, 有生育要求者;宫腔深度为≤12 cm,妊娠<10周;黏膜下肌瘤瘤蒂≤5 cm ;黏膜下或内突肌壁肌瘤≤ 5 cm ;未出现子宫癌变, 术前无任何并发症且不存在盆腔炎病史。两组患者年龄、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 具有可比性。

方法  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,先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,29例行常规子宫肌瘤剥除术,8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,4例行子宫全切除术。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治疗, 术前先进行实验室、妇科、体格等常规检查,若患者有贫血症状,应先纠正贫血;若患者出现感染, 应先进行抗感染治疗。患者月经结束3~7 d 进行手术,手术前1晚上使用米索前列醇200 μg放置在阴道后窟窿或者宫颈插管,软化宫颈。术前先给予硬膜外麻醉和阴道消毒,置入宫腔镜于宫腔内,仔细探查患者宫腔内情况,如患者黏膜下肌瘤脱出于宫颈口,应在蒂部进行切断,再切平整肌瘤周围组织;若患者属于宫腔内窄蒂黏膜下肌瘤,应直接于蒂部切断;若肌瘤较大,则先从游离部位切割肌瘤,切成碎块后再切除蒂部,使用卵圆钳将肌瘤碎块取出;在切除无蒂肌瘤或者宽蒂时,应注意在宫壁和肌瘤交界处作浅浅的一条切割标志, 防止发生子宫穿孔。

观察指标 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(手术时间、术中出血量、肛门排气时间、住院时间)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。

统计学方法  采用SPSS18.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。计量资料以均数±标准差表示,采用t检验;计数资料以率(%)表示,采用χ2检验。P<0.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
结果

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 对照组手术时间、术中出血量、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(64.57±13.24) min、(90.83±17.41) ml、(28.15±2.24) h、(3.75±0.82) d ;观察组手术时间、术中出血量、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(32.52±8.64) min、(41.25±10.71) ml、(9.35±1.71) h、(1.81±0.73) d ;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

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 观察组术后出现2例发热、1例阴道出血量大,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.32%(3/41);对照组术后出现5例发热,2例阴道出血量大、2例宫腔轻度粘连, 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1.95%(9/41),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,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

讨论

随着医疗技术和患者要求的不断提高,传统开腹手术已经逐渐被宫腔镜等微创手术所取代。传统开腹手术时间比较长、术中出血量较大, 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。不仅如此若患者术后子宫瘢痕严重会使得生育功能丧失。而采用宫腔镜治疗不仅能够准确有效的切除子宫肌瘤, 而且手术创伤小,避免很多并发症的发生。此外宫腔镜治疗术可有效避免肿瘤再生, 患者在术后保留生育功能。

在本次研究中, 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,观察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。观察组手术时间、术中出血量、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.32%(3/41),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.95%(9/41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其与刘红的研究结果相似,充分表明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宫腔镜治疗可有效保留患者生育能力,降低出血量,减少手术时间,具有显著临床效果。

综上所述,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效果显著,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,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,减少并发症,值得临床推广。

分享:
免责声明:本网所发布的会议通知,如非特别注明,均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向广大妇产科医生及妇产科从业者传递更多信息、促进学术交流、学习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请广大妇产科医生认真鉴别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,本网不负任何责任。

热点关键词

关于我们版权声明业务合作联系方式诚聘英才网站地图帮助中心

Copyright  2020www.hysteroscopy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 宫腔镜网   版权所有 京ICP备15060573号-18

宫腔镜网 Copyright © 2010www.hysteroscopy.com.cn.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3135号-5 京公网安备110102002633-4号 "));

宫腔镜网所刊载之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目的。您从宫腔镜网上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、治疗疾病及您的健康问题。

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学事业发展,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

北京网络警
察报警平台

公共信息安
全网络监察

不良信息
举报中心

中国文明网
传播文明